饥肠辘辘的红军战士走出死亡草地时,连啃树皮的力气都快没了。当蒋介石严令“坚壁清野”欲将红军困死陇南之际,一座无人看守的粮仓却敞开了大门:30万斤青稞和2000斤盐静静等待着新主人。
事件发生在1935年9月,红军穿越松潘草地的最后一批战士抵达班佑地区。这支不足万人的队伍已到生理极限:
战士们腰带紧到最后一个孔,有人走着走着便扑倒在地再没起来;煮过的皮带嚼成渣咽下,野菜早被前队挖光;担架上的周总理高烧不退,彭德怀下令埋掉迫击炮轻装。
蒋介石电令卓尼土司杨积庆:“务必全歼红军于腊子口!”然而当先头部队逼近崔谷仓粮库时,看到的却是虚挂的铁锁:仓库里堆满青稞,墙上贴着藏汉双语的取粮告示:“此粮赠红军”。
展开剩余83%松潘草地的美景暗藏杀机。这片川甘交界处的高原湿地,远望绿草如茵鲜花遍地,脚下却是深不见底的沼泽。
一脚踏错,淤泥瞬间没顶;夜间宿营时,战士背靠背坐在湿地上打盹,清晨常发现身旁的战友已成冰冷躯体。
最致命的还是粮食危机。尽管过草地前竭尽所能筹粮:女红军用手拔青稞,手磨出血泡才攒下几把麦粒;战士们将青稞炒熟装袋,人均仅得5-6斤干粮。
原计划七天的行程,因迷路和暴雨延长至十余日。走到半途,干粮袋已空,战士们开始煮皮带、啃皮鞋。
朱德的“野菜培训班”成了救命课堂。总司令带炊事员采集60多种野菜标本,编成《吃野菜须知》下发连队。
但可食用的“黄花草”含微量毒素,食用后腿脚浮肿、腹胀如鼓,战士们拄着木棍在沼泽中蹒跚挪步。殿后的红三军团更惨:野菜早被前队挖光,彭德怀含泪下令杀掉包括自己坐骑在内的6匹牲口。
当衣衫褴褛的红军挣扎出草地时,蒋介石的绞杀网已收紧。摆在面前的三条路,条条通向死亡:
东进胡宗南防区?对方有三万精兵严阵以待,红军仅剩的七千余人饥疲交加,硬闯等于自杀。西绕青海无人区?千里荒漠无粮无水,无异集体饿毙。只剩北上腊子口一条路:那里是军阀鲁大昌的地盘,重兵扼守天险。
蒋介石的密电同时飞向腊子口:“命卓尼土司杨积庆实施坚壁清野,待胡宗南部合围全歼红军!”
这道命令看似万无一失:杨积庆作为世袭土司,手握两万藏兵,掌控着红军必经之路上的崔谷仓粮库。若他执行命令,红军插翅难逃。
但蒋介石不知道,这位藏区统治者桌上总放着并非于是隔绝,他能获取到外界的报纸,了解外面的信息。《大公报》记者范长江一年前的专访让他看清了真相:“红军非流寇,乃为抗日救国的队伍!”
更触动他的是红军纪律:过藏区时宁肯饿死也不抢粮,在田头插木牌:“红军借食青稞,来日凭牌偿还”。
当红四团侦察兵战战兢兢靠近崔谷仓时,眼前景象令他们难以置信:粮库大门虚掩,三十万斤青稞堆积如山,旁边还有两千斤食盐。墙上告示墨迹未干:“此粮赠红军,愿君早出陇南”。
杨积庆的“四个不许”命令已在藏区传遍:不许阻截红军,不许放冷枪,不许抢劫,不许坚壁清野!他更派心腹扮成牧民,将红军侦察兵从沼泽绝地引向安全路径。
这批粮食的分量有多重?平均每个战士分得30余斤:是过草地前携带量的六倍。
当战士们捧起金黄的青稞时,许多人跪地痛哭:七天前他们还在嚼草根,如今却有了突围的力量。
更关键的是食盐。长期缺盐导致战士肌肉抽搐无法握枪,两千斤盐让七千余人重获战斗力。仅仅三天后,这支“复活”的红军便强攻腊子口:突击队员攀上绝壁投下手榴弹,炸飞了国军碉堡。
杨积庆开仓时已预见结局。蒋介石得知红军获粮后勃然大怒:“杨逆通共,格杀勿论!”鲁大昌趁机策反土司部下,叛军夜袭土司衙门。
1937年8月25日,卓尼城火光冲天。杨积庆与长子杨琨持枪血战,最终倒在内奸枪下。其家族多人也被屠杀。
遇害前夜,杨积庆给红军留信:“吾观贵军确为仁义之师,抗日大业终须君等。卓尼粮秣任取,唯盼他日驱除倭寇,莫忘黄土陇头一杯酒!”
这位藏区统治者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,换了红军一线生机。
1985年,杨积庆的孙子杨正戈在祖父遇难处立碑:“红军朋友,藏区恩人”。而在中国国家博物馆,两株泛黄的“黄花草”标本旁,新添了崔谷仓粮库的复原模型。
松潘草地如今通了公路,当年插着扁担的红军坟冢旁,格桑花开得正艳。卓尼土司衙门旧址的弹痕被精心保留,讲解员总会指向粮库方向:“那里装过三十万斤粮食,更装着超越族群的良知”。
腊子口的峭壁依然险峻,崖壁上爆破的痕迹已长出青苔。当游客在崔谷仓纪念馆捧起青稞模型拍照时,或许不知晓:这捧金黄的麦粒背后,曾有一位土司赌上全族性命,只为给濒死的红军换一条生路。
杨积庆的名字未被刻上烈士墙,但他写在粮仓木牌上的藏汉双语留言,早已融入长征精神的血脉:真正的英雄主义,是看透黑暗后依然选择点亮星光。
发布于:广东省股票杠杆10倍.在线配资平台.配资注意事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