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场上那个22岁的年轻人像一阵旋风掠过边线,防守球员还没反应过来,皮球已经应声入网。陈晋一甩了甩被汗水浸湿的刘海,冲着看台比出"六"的手势——这是他在申花本赛季参与的第6个进球。谁能想到这个来自香港的小伙子,硬是把国脚杨泽翔挤到了替补席上?
那天虹口足球场的记分牌定格在3比0时,不少老球迷直拍大腿:"乖乖,这娃娃比去年更生猛了!"陈晋一确实够猛,13场联赛12次首发,2球4助攻的数据,放在边后卫里简直就是开了挂。要知道在中超这个外援当道的江湖,本土球员能刷出这种数据,那得是祖师爷赏饭吃。更绝的是他4次助攻的本土球员排行榜上,就比山东泰山的李源一少1次,这哪是边后卫啊,活脱脱是个披着后卫皮的边锋。
说起去年夏天加盟那会儿,队里还有人嘀咕:"香港来的小孩能适应中超?"结果陈晋一用实力啪啪打脸。首秀那天就像装了电动小马达,上下往返不知疲倦,把对手右路搅得鸡飞狗跳。教练斯卢茨基在场边看得直搓手,转头就把原本的主力左后卫杨泽翔放进了轮换名单。要知道杨泽翔可是正儿八经的国脚,在国家队踢右路,在俱乐部却被改造成左路多面手。可遇上陈晋一这么个"卷王",再好的弹簧也得被压弯——本赛季7次出场1次首发,这落差搁谁身上不憋屈?
最让申花球迷津津乐道的,是四月份那记读秒绝杀。当时对阵浙江队的补时阶段,陈晋一像泥鳅似的钻入禁区,接到传球后冷静推射远角。皮球滚入网窝的瞬间,整个虹口足球场炸了锅。有老球迷当场红了眼眶:"多少年没见着这么血性的绝杀了!"这粒进球仿佛打开了陈晋一的任督二脉,此后他越踢越妖,传中像装了GPS,突破堪比泥地里逮黄鳝——滑溜得很。
战术板上看得分明,斯卢茨基给陈晋一画的活动区域比其他边后卫大两圈。这哥们儿经常打着打着就变身边前卫,有次甚至冲到中锋位置争顶。对手教练急得跳脚:"到底谁防谁啊?"但这就是申花的聪明之处,用朱辰杰和蒋圣龙两个铁闸坐镇后场,放陈晋一在前场撒欢儿。这套路数跟川菜里的水煮鱼似的——表面看着红红火火,底下藏着真功夫。
更衣室里流传着段子:陈晋一的体能教练是香港茶餐厅练出来的。每天训练结束,别人累得跟摊泥似的,他还能加练50组折返跑。有次队内对抗赛,这小伙子被撞得在地上滚了三圈,爬起来拍拍屁股继续追球。队长吴曦看得直咂嘴:"年轻就是耐造!"这种拼劲让他在球迷中人气飙升,现在虹口南看台的姑娘们举应援牌,十块里有八块写着"陈晋一"。
不过话说回来,22岁的年纪能坐稳豪门主力,陈晋一心里明镜似的——要不是赶上申花更新换代,哪轮得到他挑大梁?俱乐部这两年铁了心要年轻化,朱辰杰、蒋圣龙这些国字号中卫都才二十出头,配上他这个生力军,后防线直接组装成"青春版"。老将们开玩笑说更衣室快成大学宿舍了,但成绩单可骗不了人:15轮联赛只丢12球,这防守数据在中超能排前三。
对阵津门虎的进球来得正是时候。当时申花刚经历联赛足协杯双线作战,全队跟被抽了筋骨似的。陈晋一那记扣球破门,活像给球队打了强心针。看台上有个戴鸭舌帽的老球探飞快记笔记,后来才知道是国足教练组的。眼下国足边后卫正缺生力军,照这个势头发展,陈晋一披上国家队战袍怕是迟早的事。
场下的陈晋一倒是腼腆得很,接受采访时总把"队友传得好"挂嘴边。有记者问他怎么看待和杨泽翔的竞争,小伙子挠挠头:"翔哥教了我很多防守技巧。"这话说得滴水不漏,可明眼人都懂:足球场上的位置,从来都是各凭本事。现在申花更衣室流行句话——"要想左路稳,还得看晋一",虽然是玩笑话,但也道出了实情。
转会市场上有意思的事儿来了。听说已经有英超球队的球探来打听陈晋一,毕竟能攻善守的边后卫在欧洲都是稀缺货。不过申花高层早就放话:"非卖品!"想想也是,这种年纪轻轻就踢出名堂的苗子,搁哪个俱乐部不得当宝贝供着?更何况他和朱辰杰、蒋圣龙组成的后防三人组,简直就是给申花未来十年上了保险。
虹口足球场的灯光下,陈晋一正在加练任意球。皮球划过夜空的弧线,像极了这个香港少年在中超赛场上扬起的轨迹。从港超到中超,从替补到主力,他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三级跳。现在每次赛前热身时,看台上都会响起粤语加油声——这是申花球迷给他准备的特别礼物。足球就是这么奇妙,当你用实力征服球场,连对手的看台都会为你喝彩。
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,推动社会和谐发展。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。
股票杠杆10倍.在线配资平台.配资注意事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