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《秋夕》
唐·杜牧
银烛秋光冷画屏,轻罗小扇扑流萤。
天阶夜色凉如水,卧看牵牛织女星。
图片
七夕,是我们的传统节日,在古代,女子有乞巧的习俗,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有关。在这一天,有情人会借此机会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意,但这首诗写的却是一个宫女的悲苦生活。
在秋夕这天晚上,银白色的蜡烛发出了微弱的光芒,映照在画屏上顿时显得室内分外的清冷,为了排遣寂寞,手执扇子的宫女无聊地胡乱扑打着身旁翩翩飞舞的萤火虫。
天阶上的夜色一片清凉,如同流水般光亮,百无聊赖的宫女坐在椅子上,忽然抬头仰望星空,结果看到牵牛星和织女星含情脉脉地在互相凝望,心里顿时充满了羡慕和渴望。
2. 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
唐·李商隐
竹坞无尘水槛清,相思迢递隔重城。
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
李商隐年轻时深得宰相令狐楚的赏识,本来傍着大树应该是前途无量的,奈何他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为妻,因此陷入了牛李党争,不但受尽了排挤打压,而且仕途无望。
由于令狐楚是牛党,也是他的恩人;而王茂元是李党,也是他的岳父,这让夹在中间的他左右为难,实在是猪八戒照镜,两面都不是人,因此终日郁闷不已。后来,李商隐到桂州入郑亚幕府,途中宿于骆氏亭,便写下了这首诗。
图片
竹林里清幽宁静,一尘不染,水更是清澈见底,我无比的思念家乡和朋友,奈何中间却隔着千山万水和重重的城楼。明明是秋高气爽的季节,但天空上却终日乌云不散,导致打霜天也迟了,只剩下满池的枯叶残荷,听着秋风萧瑟和下雨的声音。
3. 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》
唐·李白
杨花落尽子规啼,闻道龙标过五溪。
我寄愁心与明月,随风直到夜郎西。
当年王昌龄因小事而被贬为龙标县尉时,曾写了“洛阳亲友如相问,一片冰心在玉壶。”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无辜,而远在扬州的李白得知好友的不幸遭遇后,便愤愤不平地写下了这首充满关切及同情的诗篇,来安慰好友。
人间四月芳菲尽时节,当漂泊不定的杨花落尽时,子规鸟就会一直鸣叫着“不如归去”,我听说你被贬为了龙标县尉,到时会经过五溪,所以我把我对你的担心和忧愁都寄给了明月,希望我的安慰和关心能随着风,一起吹到你所在的夜郎,陪伴你走过人生低谷吧!
4. 《观书有感·其一》
南宋·朱熹
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图片
这是朱熹通过看书所领悟到的心得体会,他告诉我们,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作为的话,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去学习新东西来充实自己,只有内核和基本盘稳如泰山,你才能一路披荆斩棘,所向披靡。
无论你在人生路上遇到什么挫折和打击,都能临危不乱,保持冷静理智地思考,有效而快捷地解决人生所有难题,否则故步自封的你,就会跟不上时代的脚步,而被无情地淘汰。
池塘的水好清澈,就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一样,倒映着青山绿树,蓝天白云和晚霞,多么美的景色呀!为什么会这样呢?
原来它之所以能长年累月的保持清澈见底不受污染,是因为池塘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流淌进来,所以才孕育了池塘的美丽风光。
因为不流动的水会腐败发臭,就像读书学习一样,你不与时并进积极地去学习新知识,那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出局。
5. 《春夜洛城闻笛》
唐·李白
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
此夜曲中闻折柳,何人不起故园情。
公元735年,刚到洛城不久的李白,有一天晚上无意中听到有人在吹奏《折杨柳》的曲子,这让他顿时有了乡愁,因为“折柳”在古代是代表分离的意思,深有感触的他便写下了这首诗。
在一个春风荡漾,夜深人静的夜晚,耳畔突然传来了哀伤婉转的笛声,借着春风并很快传遍了整个洛阳城,直击诗人离乡别井的心灵,让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,侧耳听着远处的笛声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当中,于是便写下了这首诗。
图片
不知道是谁在吹奏这首充满离愁别绪的《折杨柳》曲,在如此良辰美景的夜晚听到这样哀伤的曲子,试问有哪个游子,能不被勾起思乡情绪呢?
6. 《逢入京使》
唐·岑参
故园东望路漫漫,双袖龙钟泪不干。
马上相逢无纸笔,凭君传语报平安。
公元749年,岑参告别亲朋好友,首次去西域任职,大漠的荒凉和旅途上的孤寂让他无比的想念家乡,因此在途中遇到返京的使者时,他便写下了这首充满乡愁和渴望建功立业的诗。
我离开长安去西域已经走了很多天,如今回过头望去己离家很远,但离目的地又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。这孤单寂寞的旅程让我无比的想念家人和长安,以至于忍不住落泪,把两个袖口都弄脏了。
也不知道走了多久,直到有一天,在路上突然遇到一个返京述职的使者。虽然我有满腹的心里话想对家人说,更想写封信让使者带回去,奈何没有纸笔,为了赶路不耽误行程,使者没多做停留就匆匆要离去了,于是他顾不上写信,当即拜托使者回去后,帮忙向他家人报个平安!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杠杆10倍.在线配资平台.配资注意事项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